藉由設置環境與能源推行委員會,從環境與能源管理計畫性、系統性融入日常作業流程,宣揚環境保護的觀念,提升節能減碳的認知,持續推展節能措施並構思推行減少廢棄物的計畫。
台灣總部大樓自2014年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2016年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2023年導入ISO 46001水資源管理系統,並皆取得英國標準協會驗證通過。藉由計畫性、系統性PDCA管理模式,取得英國標準協會驗證並依循管理系統持續改善。2022年推展至各重要子公司導入ISO 14001及 ISO 50001環境與能源管理系統
本公司於台灣初期目標設定以2015年為基準年,於2020年達成總部大樓用電量合計降低20%。茲因全面更新省電燈具等設備,提前達成目標,為落實持續改善精神,宣揚環境保護的觀念,提升節能減碳的認知,目標設定變更以2020年為基準年,每年與基準年相比減2%用電、3%耗水量、2%廢棄物量並增加節約影印紙用量減5%為目標進行,逐年推動減量方案,確實達成改善效益,2020年導入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積極控制及減少企業產生的碳排放量,並於2023年擴大ISO 14064-1溫室氣體第三方查證達全台及中國大陸,2024年盤查全控股公司。
中租控股長期響應政府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透過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工作,掌握碳排放量,進而規劃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且已於2024年遞交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承諾書,並規畫減碳路徑,排放以2023年為基準年,目標於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2%。
下表列示本集團以地域別揭露之範疇2溫室氣體排放,於台灣購買及使用公用售電業電力的部分,均採經濟部公告之單一排放係數,與中租電力公司簽訂長期再生能源企業購電協議,其再生能源來自旗下太陽能電廠,主要供台北市內湖區辦公室使用;泰國綠電採自發自用形式。
註:
台灣總部大樓滅火器全數為10P-ABC乾粉滅火器,不使用內含氯化物、溴化物會影響地球臭氧層的海龍滅火器;樓層使用之冷氣主機採冷媒種類R22;飲水機採用R134a、R600a環保冷媒。
為了減少廢棄物,台灣總部大樓各樓層設有資源回收區域,包括紙、塑膠、鋁鐵等金屬類別,經員工落實分類後,再由大樓物業管理公司人員細部確認廢棄物與資源回收物分類統整,並使用磅秤量測記錄,最後委由政府許可之廢棄物清運公司進行清運,2024年台灣地區廢棄物垃圾總量約為133.4公噸,其中回收量為47.2公噸,未回收量為86.2公噸(含廚餘),未回收廢棄物焚燒處置總排放碳量為29.31公噸CO2e。海外各地子公司的廢棄物同樣皆由當地大樓物業管理公司負責清運管理。2014年起總部大樓實行便當廚餘回收,員工分類後委由合格畜牧業廠商處理,2021年配合政府公告畜牧業不可回收廚餘之政策,改為一般垃圾類處理由清運公司運至焚化廠。
總部水源100%來自台北自來水處,無取用地下水,也無取用其他自然水體或其他組織之水源,使用對象僅供員工使用,產生的生活廢水直接排至污水下水道,海外各地子公司的污水直接排至大樓地下污水管道再排放至河川及海洋,因此對水源並未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企業各營運據點能資源使用情況統計,2024年台灣地區取水量(根據水費單)合計為45,607度(45.6百萬公升),台灣地區整體用電量情況合計為7,956,034度(28,641,722百萬焦耳)。其中,2024年因擴增營運據點,故人均用電較基準年增加3.4%、人均用水量(為單純辦公場域,耗水量忽略不計)減少2.2%,企業持續執行各項節能減碳措施與宣導,以提升員工環保意識,達到人均用量的降低。
從減少內部營運能源的使用,再設定逐年提升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2024年內湖總部大樓已轉供81.2萬度(2,923吉焦耳)綠電,未來將每年逐步增加,以達到2030年全台使用綠電達100%。
中租控股海外子公司,自水資源壓力地區(高至中高)之總取水量為40,479度(40.479百萬公升),請詳附錄環境相關數據。
為因應全球淨零趨勢,本公司初期目標設定以2015年為基準年,於2020年達成總部大樓用電量合計降低20%。茲因全面更新省電燈具等設備,提前達成目標,為落實持續改善精神,宣揚環境保護的觀念,提升節能減碳的認知,目標設定變更以2020年為基準年,逐年推動減量方案,並將內部碳定價制度融入管理機制,驅動內部行為改變。
中租首先針對自身範疇1及範疇2溫室氣體導入內部碳定價制度,發揮使用者付費之精神,依據能源消耗的溫室氣體排放向各業務部門徵收碳費,目前實施的價格約合新台幣7,465元/噸CO2e,透過收費促使各部門採取減碳行動;為推動低碳融資,2024年第四季更進一步依循內部碳定價精神,於台灣將範疇3融資業務納入內部碳定價考量,針對高碳排產業的融資案件,依資金投入比例計算授信客戶碳排量,向業務單位附加徵收碳排放的成本,目前訂定碳費為新台幣600元/噸CO2e。
相關費用收取皆作為碳基金來源,用以推動內部減碳工作,包含碳基金管理,舉辦環保活動、購買節能設備與綠電等。透過內、外部的內部碳定價制度導入,進而逐漸改變企業內部對於效能改善、融資客戶產業之規劃決策,逐步朝向淨零排放的目標邁進
中租控股供應商管理政策,依循董事會於2011年核准施行「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與2014年「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明文規定供應商合法性與誠信經營政策,並要求供應商在環保、職業安全衛生或勞動人權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並避免與企業社會責任政策牴觸者交易。供應商如涉及違反政策,且對供應來源社區之環境與社會造成顯著影響時,得隨時終止或解除契約之條款。
同時於2014年制定「供應商社會責任規範」,規範各供應商符合道德標準、尊重勞動人權及環境永續,2015年新增制定「供應商行為規範」,加入違反誠信約款,2021年修訂更名為「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規範」,2022年更名為「供應商人權及環境永續條款暨廉潔承諾書」加入廉潔承諾條款,期望各個供應商,共同實現承諾達成良好道德標準、尊重勞動人權與環境永續的目標,規範內容包括勞動、環境、安全與衛生、反貪腐反賄賂、道德與管理標準等永續發展的面向,供應商種類主要為顧問服務、室內設計服務、資訊技術服務及能源技術服務。
統計供應商ESG自評問卷調查結果,平均分數為70.5分。依據供應商表現情況,對於未達成50分者,分析各公司規模與產業屬性等,更進一步細分標準條件,以利後續分類評估是否輔導與改善,若鑑別出有重大負面衝擊者,則終止合作。目前供應商皆無聘用童工、重大勞動之案件及重大環境之衝擊。
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能源公司,為驅動太陽光電整體產業與供應鏈的正向循環,並發揮責任供應鏈的永續影響力,要求供應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達到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重視人權的勞工關係,遵守道德規範的營運,促進環境保護的目的。
亦於2022年初修訂供應商與合作夥伴評選規範,制度化推動、評估供應商與合作夥伴資格,參考ESG正面表列項目,納入環境管理、社會承諾與公司經營等面向作為,書面審查搭配實地評鑑,評分、評選以擇定適宜的供應商與合作夥伴,作為合作選用之優先順序參考,並要求供應商簽署承諾書,亦搭配不定期訪查,以追踪改善之持續性作為,以期提升供應鏈管理的績效,一同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投入永續管理,包括上游產業的多晶矽材、矽晶;中游產業的太陽能電池片與模組;盤點下游產業的供應廠商與建置工程材料與設備,包括系統建置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廠商、鋁支架、鋼構、機電盤體廠商、監控廠商等周邊相關產業。
對於年度新增加的146家合作夥伴,亦依循ESG項目評鑑,經評選後平均分數為43分,進一步分析其表現情況,各公司經營合法合規,亦無鑑別出有重大負面衝擊者,須終止合作者。唯因各公司規模多屬於中小型,受限於營運績效等因素,極少投入於環境管理政策及環境友善工法等環境面向作為。為此,中租控股也已規劃分享企業資源,於未來協助提升合作夥伴的ESG意識與完善相關作為。
評選項目
依循環保署推動綠色採購政策(指具有綠色標章、節能標章之產品與環境跟能源管理系統驗證費用),並參考ISO 20400永續採購指南精神,將永續管理的概念,導入採購政策與採購實務,要求合作廠商參與依循綠色採購準則,並設計或製作符合綠色環保規範的商品,以善盡企業責任與擴大影響力,企業於2023年各項採購案皆全數100%選擇當地廠商為合作對象。
企業於「供應商人權及環境永續條款承諾書」中,明文要求供應商應評估採購行為對供應來源地區之環境與社會等影響,所使用相關物料或服務,應以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當地居民利益為原則。
盡量使用或採購節能設備並實施節能措施,於符合產品品質要求下,優先使用回收、再利用之替代物料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減少對環境及社會負面之影響,並避免使用危害環境與當地居民之物質。
減少污染物、有毒物及廢棄物之排放,並符合相關法令規定妥善處理廢棄物,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與危害。
在供應商評選與管理規範中,對於原物料採購政策,鼓勵在地採購、採購節能標章產品,以及採用友善工法,或使用環保材料及設備等項目。
中租控股內湖總部推行能源設備改善與推動綠色商品採購,未來亦將持續擴大範圍與項目。
2024年,本公司總部大樓承攬商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暨輔導共計49場308人,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達成率為100%;太陽能能源承攬商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暨輔導共計322場,總承攬商教育訓練勞工人數共計1,664人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達成率為91.2%。